到2020年,河南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编辑:
2017-02-10 16:56:40

教育是民生之基,改善民生必须切实做到教育优先发展。 昨日,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日前“出炉”,未来,我省将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改革发展,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学前教育:

“入园难”问题基本解决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加快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优化幼儿园布局结构,重点解决农村贫困地区、留守儿童集中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短缺和城镇及城乡接合部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不足问题。着力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优先办成公办幼儿园,每个乡镇办好1~2所标准化公办中心园,加大村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逐步实现人口集中的大村独立办园,小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

到2020年,全省在园幼儿达到450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共同发展,条件规范、形式多样、布局合理、师资优良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入园难”问题基本解决。

义务教育:

95%以上县(市)区实现城乡均衡

我省要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和“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基本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同时,大力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鼓励开展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资源共享等区域性改革实验,推广集团化办校、对口帮扶、委托管理、学区制管理、九年一贯制学校等,整体提升均衡发展水平。

针对农村,着力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到2018年底,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达到“20条底线”要求,满足学校教学和生活基本需要。针对城镇,实施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计划,新改扩建一批城镇中小学校,着力解决城镇中小学入学难、大班额问题,消除超大班额,大班额的比例明显下降。

到2020年,全省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95%以上县(市)区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高中教育:

启动河南科技“豫英”人才计划

我省将推动普通高中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尊重学校主体地位,激发学校首创精神,科学定位发展方向,以创新培养模式为重点,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引导推动全省普通高中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

“十三五”期间,我省计划启动实施河南省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豫英计划),加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效衔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途径。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试办一批综合性高中,完善课程实施、学籍管理、考试招生等方面支持政策,实行普职融通。到2020年,全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2%。

职业教育:

探索“引校进厂、前店后校”

按照计划,到2020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15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130万人。职业教育结构更加优化,职业院校调整到500所左右,重点建设10所左右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100所左右品牌示范职业院校和200所左右特色职业院校。

我省将推动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围绕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集中力量办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优势专业(群),重点设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鼓励类产业相关专业,减少或取消设置限制类、淘汰类产业相关专业。推动产业集聚区与骨干职业院校协同育人,探索引校进厂、引厂进校、前店后校等校企一体化的合作形式,大力推广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现代学徒制等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

高等教育:

重点打造2~3所高水平大学

我省将建立普通高校新型分类体系。实施普通高校分类发展计划,重点建设2~3所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瞄准当代科技创新的前沿领域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积极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支撑科技、产业和社会各领域创新发展。提升特色骨干大学办学水平,重点建设7~10所特色骨干大学;重点建设10所左右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

到2020年,全省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1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预期达到50%。高校布局更加优化,分类体系更加科学,国内一流大学建设取得阶段性突破,重点建设一批一流学科和科技创新平台,产出一批重大知识和科技创新成果。

2020年:

基本建成终身教育体系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加速构建终身教育体制机制,推动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建立覆盖全省的社区教育网络;鼓励全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重点扩大基层与农村的老年教育供给;建设河南开放大学,搭建开放、共享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努力营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环境,为社会成员提供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高质量的教育和学习服务;建设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搭建学习成果认定和学分转换平台。

到2020年,全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各类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衔接沟通的终身学习“立交桥”基本建成。

(记者 王红)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排行
热门资讯

Copyright © 2014-2017 生活周刊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如果本站部分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意见或投诉联系:lianxi@sohu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