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某大学生视频博主在社交平台上传了几段视频,本意是分享去日本旅游的省钱攻略,没想到经过日媒的传播,迅速火遍整个网络,引起了热议。
视频的主题美其名曰为《大学生2500元勇闯日本12天》、《欢迎收看我在日本花费100游玩大阪1天》,初衷是好的,但是视频里面的内容,中国人看着都得摇头:丢人丢到日本去了!
(相关资料图)
其实,这个“省钱攻略”本质就是一场“跨国现眼包”表演,把无知当有趣,把缺德当智慧。我们不妨拆解一下:他所谓的“妙招”,在国内都算得上扰乱公共秩序,在海外更是直接拉低了外界对中国人素质的集体评价。
大家来看看他都在日本干了什么事!当所有乘客都安静地坐在地铁时,博主用地铁上的扶手模仿猴子做体操运动,还洋洋得意称:“他们都不好意思说话,就我一个人说话。”
更迷惑的行为还在后面,出地铁站看见没有闸门阻拦,这个博主还称以后都不用买地铁票了!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日本地铁系统普遍采用“信用乘车”模式,出站口不设闸机是基于社会契约——默认人人都会自觉刷卡或补票。博主把这种社会信任当成“系统漏洞”,还沾沾自喜地传播,相当于公开承认自己不具备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契约精神。
在大阪,博主去便利店消费,当店员告知不帮忙加热后,博主先后两次用日语骂店员。日本便利店堪称“社恐天堂”,博主因不了解文化差异就辱骂店员,既暴露了语言能力的匮乏(只会用低级脏话),更暴露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归零。
嫌弃日本矿泉水贵,又教网友们“省钱小妙招”,不理会店员要求先点餐的提醒,直接跑到餐厅里去疯狂喝店里免费的茶水,最后扬长而去。
再然后就是免费吃水果,得知水果店可以免费试吃,博主就以要补充维生素为由,拿着自己吃过的牙签疯狂戳果盘里的其他水果,又吃又拿,最后吓得店员连连说不行。
水果店试吃本是为促成交易设立的体验环节,却被博主开发成“免费自助餐”。用沾过口水的牙签反复戳取食物,在疫情后格外注重卫生的日本社会堪称“生化攻击”。
值得深思的是,这类视频在国内某些平台其实颇有市场。当“挑战XX元玩转XX国”的噱头遇上“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的表演型人格,恰好满足了部分观众对“打破规则”的隐秘快感。博主深谙流量密码:越出格越有争议,越争议越有点击。
但这种短期流量正在造成实质伤害。日本《产经新闻》的报道中特意强调“中国年轻人”,当地论坛出现“中国人观光客マナー”(中国游客礼仪)的讨论热潮。我们刚用十年时间逐渐洗刷“爆买大叔”“吵闹大妈”的刻板印象,转眼就被新一代用更不堪的方式续写。
真正的穷游从来与占小便宜无关。建议所有想要模仿的年轻人记住:你的护照不该因为这种行为蒙尘。
这种视频或许会有一万个人给你点赞,但请记住——海关不会因为你有多少粉丝就豁免逃票记录,也不会因为你说“这是节目效果”就变成掌声。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