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云岩区民生路好吃街,如今已是外地游客来筑旅游时争相打卡的美食地标之一。然而,这条汇聚了烟火气的街道,曾因油烟问题一度让周边居民深受困扰,相关投诉接连不断。既要守护好本地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又不辜负外地游客对美食体验的期待,在民生路好吃街正式开街前,一场针对油烟污染的专项治理便已精准发力、提前布局。
2024年3月,民生路10号苑启动施工改造,路边流动摊贩被集中引入好吃街统一管理。5个月后,施工改造完成。然而,因建筑建于1991年左右,主体无专用烟道且二层以上为住宅,好吃街的烟道无法通过外墙到顶排放,这一先天不足导致施工效果不理想,周边居民仍受油烟困扰,投诉不断。
改造前
面对严峻的油烟污染问题,贵阳市、区两级环保部门迅速行动,联合展开周边实地勘察。为找到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还邀请了中国环科院、贵州大学的多位专家进行技术研讨和论证。
改造中(竹筒街烟道支管吊装)
经过深入研究与分析,最终确定将竹筒街相邻建筑的顶部作为油烟排放点,该位置高于周边住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随后,在辖区文昌阁街道办公室的积极协调下,与该栋建筑主体的业主方进行多轮商谈。业主方充分理解项目对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重要性,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基础上,民生路好吃街迅速开展油烟管道施工改造,最终经过严格验收投入使用。
改造完成后
据云岩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民生路好吃街油烟治理效果明显,从2024年11月治理完成至今,未再接到居民的油烟投诉。不仅治理措施实效落地,更推动环境管理机制优化,为区域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注入双重动力。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改造并非 “一改了之”。下一步,云岩区将制定印发《云岩区餐饮油烟监督管理制度》《云岩区高层建筑底商餐饮油烟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明确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职能部门在餐饮油烟管理全流程中的权责划分。通过这些制度的实施,实现跨部门联动执法与信息共享机制,为其他类似区域的环境治理提供宝贵经验。
文丨唐倩
关键词:
分享到: |